使用帮助 官方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  • 首页

  • 医院概况

    • 基本信息
    • 领导信息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医院位置
    • 院内交通
    • 应急通道
    • 院长寄语
  • 院务动态

    • 医院新闻
    • 医院规章
    • 科教研究
    • 教育培训
    • 医院资源
    • 医院教学
    • 专题专栏
  • 专科介绍

    • 科室简介
    • 特色科室
    • 专家介绍
    • 专家查询
    • 健康体检
  • 就医指南

    • 服务时间
    • 就医向导
    • 外聘专家
    • 预约须知
    • 门急诊指南
    • 医保专栏
    • 住院须知
  • 党群建设
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风廉政
    • 行风建设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团建工作
    • 青年文明号
    • 巾帼文明岗
  • 健康促进

    • 健康园地
    • 孕妇育儿学校
    • 科普视频
    • 专家访谈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执业登记
    • 价格查询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阳光用药
    • 招标采购
    • 志愿者招募
    • 专家咨询
  • 医院文化

    • 医院理念
    • 医院荣誉
    • 医患之间
  • 便民服务

    • 最多跑一次
    • 预约挂号
    • 纠纷投诉处理
    • 报销流程
    • 化验单查询
    • 医院信箱
  • 4
  • 2
  • 3
  • 1

健康促进

  • 健康园地
  • 孕妇育儿学校
  • 科普视频
  • 专家访谈
82117846
预约挂号 专家查询 我要留言

健康园地

乐观者,更易活过85
2019-09-06

  这项新研究中,研究人员将两项大型长期研究的数据结合起来:一项是“护士健康研究”,涵盖69744名女性;另一项为“退伍军人事务部老龄化研究”,涉及1429名男性。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受试者对未来的看法及整体健康状况,并对女性、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了10年、30年的追踪回访。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于近日发表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。

  按照乐观程度,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最高组、最低组和中间组,与最低组相比,最乐观女性的平均寿命高15%,活到85岁的概率至少高1.5倍;最乐观男性的平均寿命高11%,活到85岁的概率高1.7倍。由此可见,乐观水平与寿命之间相关性很高。

  乐观让生活更美好

  “乐观”的释义为“精神愉快,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”,悲观是指“精神颓废,对事物发展缺乏信心”。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表示,积极心理学中,判断一个人是否乐观取决于其归因方式。

  乐观的人遇到挫折、失败时,会认为:失败只是暂时的;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环境、运气等可变因素;虽然自己在这点失败了,但在其他领域仍有成绩。需要注意的是,乐观主义者是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,对未来抱有积极心态,而不是阿Q精神的否定现实、逃避现实、将过错全部归咎于环境因素。悲观的人遇到“坏事”,首先会归因于自己,认为“都是我的错”或“这件事会毁掉一切”,并且持续很久。身处逆境,他们认为“无论怎样努力都没用”,内心充满无助和痛苦。

  目前,身心医学是热门研究领域,“心态对健康的影响”也常被人提及。乐观心态像是一滴墨水在清水中逐渐扩散,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影响人们对自我和生活的评价,健康也不例外。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表示,快乐或悲伤都是正常情绪,人们需要正确面对、掌控情绪,而不要被情绪控制。

  两位专家建议,想更积极地面对生活,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开始调整:

  设定良好的长期规划。乐观心态能促进健康行为。汪冰认为,乐观的人对未来抱有希望,他们倾向于做长期规划,营造健康生活习惯,抵制烟酒等不利健康的诱惑。悲观者可能会因为自我厌弃,缺少对自己的关心。

  主动结交朋友、缓解焦虑。有研究表明,良好的社会关系会刺激身体产生一种内源性阿片类物质,可缓解疼痛和焦虑。缺少朋友的人,体内皮质醇水平往往较高,导致长期紧张,更易患心血管疾病。乐观的人常认为自己对社会有帮助,在社交中表现得更主动,更易结交朋友;而悲观者往往不热衷社交,生活圈子越来越小,很容易自我封闭。

  就医依从性更高。乐观、主动是一切治疗的前提。研究证实,慢性心绞痛患者接受血管重建术后,最乐观的患者再次入院的几率比最悲观的人低40%。当躯体出现疾病时,乐观的人常有积极预期,往往会采取正面行为,比如遵医嘱服药、坚持治疗、按时复诊等。悲观的人则容易在心理上被疾病打败,对治疗行为的依从性可能变差。

  更理性地处理压力。压力就像“垃圾食品”,如何将其“代谢”掉,对健康至关重要。面对压力时,乐观的人会更主动、理性地思考压力的来源,平息焦躁情绪;悲观的人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和资源,时常回避,会产生更多无力感,不良情绪还会给身心带来负面影响。

  遇事不较劲、不生气。美国一项研究证实,与悲伤相比,生气更易损害老年人的健康,增加炎症风险,进而使人患上心脏病、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。爱生气的本质是跟自己较劲,相对来说,乐观的人对自己的敌意或批评更少,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心的事上,不会总纠结于一件事,避免长时间生气 。

  小技巧让你热爱生活

  一个人乐观或悲观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遗传因素,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,三是过往经历。不过,通过学习一些小技巧,人们也能逐渐培养起乐观心态。

  1.遇事“三问”。遇到难题时,悲观者可通过3个问题养成乐观者的思维模式。这3个问题是:“这是我的错吗”“未来一定不会变好吗”“生活中没有其他好事发生了吗”。回答问题时,不能归咎于自己,要学会与自己辩论,有意识地改变归因方式。

  2.将情绪记录下来。无论是一天中发生的“小幸福”还是“不高兴”,都可记录下来。“微笑记忆”能帮人们回味美好,书写负面情绪则是一种宣泄。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:记录一段失败经历时,突然发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糟。这是因为书写时,人们会从他人的角度观察自己,有助于从事件本身脱离出来,有时还能在负面经验中发现积极意义。

  3.从痛苦中抽身,去帮助别人。悲观者容易沉浸在痛苦中,当他们逼自己去帮助别人时,会发现自己竟有余力助人,这样可增加他们对生活的胜任感。

  4.主动结交乐观的朋友。悲观的人要去结交些乐观的朋友。乐观是一种习惯,具有感染力。和积极阳光的人相处,自身也会被他们的心态感染,也能拥有好心情。

  针对一些退休人士常会有价值感丧失和空虚感的情况,杨萍建议,老年朋友面对老伙伴的“显摆”,不要横向攀比,而是要跟自己的经历纵向比较。比如想想:现在我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、享受生活。此外,老人可培养书法、绘画、下棋等爱好,亲自操作、亲身体验,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。(来源:生命时报)





返回首页 | 医院概况 | 网站地图 | 版权说明 | 医院信箱 | 使用帮助
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 邮箱:syfby@syfby.com 青年软件 技术支持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:82117846
地址: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青春路 邮编: 312000 联系电话: 0575-82439071
请采用IE6 以上版本以1024×768模式浏览 备案序号:浙ICP备12026202号浙ICP备12026202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558号